常识集 > 运动知识 > 运动
导航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来源:常识集 1.2W 次

简要回答

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大众参与户外的人群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据《山野杂志》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就有297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重视户外风险很有必要。

更好的户外出行,了解风险和学会预防风险是作为户外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步!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滑坠
斜滑的山径,如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硬沙地,均容易使人在下坡时滑倒受伤。
五一期间两名来自长沙的驴友因擅自进入武功山未开放区域进行户外徒步被困,其中一人不慎跌落山崖,腿部及背部不同程度受伤。
看到这起事故,是痛心的,为降低滑坠的风险,谨记下面预防建议:
预防建议: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登山徒步鞋有可能的情况下,携带登山杖,在有需要时使用避免行走在湿滑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硬沙地上尽量不走危险地段 如无可避免则应小心翼翼通过,不可跑跳
应对措施:
在滑倒受伤时,应检查有没有扭伤、擦伤或其它伤势。
需要时应立即进行急救;有时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若发现伤处红肿或痛楚,不要继续行走,观察明确没问题方可继续行进;若伤者可以继续行走,可用手杖帮助或队友扶持,不可以强行独自行走,以免加重伤势。
在伤者行动困难时,应及时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求助,或派人求救,并将伤者移至阴凉而平坦的干爽地面上,用衣物覆盖保温,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如果是内伤(脏器出血),则不可轻易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者内脏出血。在有可能并了解伤者症状的情况下,可进行一些紧急治疗。
无法获得外界救援的情况下,需小心翼翼运送伤者出山就医,在经过初步的急救措施后,固定好伤者的伤处,搭建担架用以运送伤员。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第2张

迷路
徒步中,无数次的救援都是因为参与者迷路所导致,迷路已连续多年成为主要类型之一。
除了过去的天黑迷路、落单迷路、大雾迷路、挑战新线路迷路,现在新增了导航迷路。
迷路并不会对人造成直接伤害,但是很多户外事故往往因迷路导致心理恐惧,最后做出错误选择,比如迷路后慌忙择路,选择不熟悉的地方行走,导致发生滑坠、迷路、失温等情况。
五一假期,来自湖北的2名50多岁女性驴友徒步鳌太走散迷路,好在,她们及时向救援队寻求帮助并发了定位坐标,这2名女性驴友随后获救并安全下山。
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前,查看天气预报,天气恶劣避免出门提前了解和搜集所到地区的地理信息,选择易辨认的地标如山脉、河流、溪谷等行进学会使用轨迹地图——两步路APP各种轨迹路齐全,跟着轨迹走,出行更安全对不确定的区域做好路标和标记沿途路径和成熟路线行走,要避免自行开路,独辟蹊径,或擅自改变行动计划判断不准方向时决不要盲目前进不要掉队。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第3张

失温
人体的中心体温是36.5-37度,高于37.5为发烧,失温的情况也类似,体温低于35度,人也会意识丧失乃至昏迷死亡。
失温的症状:身体感觉非常的寒冷、一直不停的发抖、记忆减退,说话的时候语言不清、反应会变得很迟钝、甚至失去意识。
一级轻度失温:33-37°C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C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伤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 22°C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预防建议:
徒步时,调整好自己的步伐、穿穿速干的贴身内衣、冲锋衣
携带足够的食物,随时进食高热量碳水化合物
多喝水,防止脱水
失温如何急救:
立即停止户外活动,离开风口,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减少体温的降低,更换干燥衣服,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线路咨询添加阿年微信TF-V5870,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
用热水瓶、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第4张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因为地势增高,气压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使氧气不能充分进入人体血液,导致的一种急性高原病。
一般在超过3000米的海拔高度后,大多数人就会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当到达4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时,通常会发生较为强烈的高原反应疾病,如心跳加速、头疼、头晕、厌食、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睡眠困难等症状。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反应各有不同。
预防建议:防治高反没有捷径,只能慢慢培养高原适应能力,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并在吃饭、喝水、呼吸、步行方式多加注意,阻止血氧饱和度的大幅下降。滞留型训练:进入高原,身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是红细胞增多、血液运氧能力提升,理论上红细胞增至顶点则需要3周左右,身体充分适应也是如此。所以,登山前提前滞留在3000~4000米海拔一段时间,有利于增强效果。往返型训练:如同体力需要反复运动、疲劳、休息才能慢慢提高,高原适应的改善也是如此。在登山前频繁进入高海拔山区也有助于高反适应。昼高夜低原则:高海拔长期登山时,身体还有可能会产生适应衰退现象,白天登高给身体低氧的刺激,晚上住在低处让身体休息,可以让衰退幅度降到最低,这在7000米级以上的高山攀登中尤为常见。食物主要吃碳水化合物为主,水分也应控制在每天4L左右,进入高原应降低速度、间歇性步行。进行有意识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强调深沉、缓慢,是肚子起伏而非胸部起伏。长吐气会把肺里的旧空气尽可能排出来,再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肺中氧分压增大,有助于血氧饱和度上升。
高原反应急救:
所有普通或严重的高原反应的基本救治措施都是尽快返回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且越低越有效,总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二个字:“下山!”

户外常见的六大风险,你了解多少? 第5张
#六大 #户外 #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图文
最近更新